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正文
这里有一个头文件poem.h
// poem.h
#ifndef POEM_H
#define POEM_H
"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",
"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"
#endif // POEM_H
在主程序 main.c 中包含 poem.h 文件,并将其作为字符串数组的一部分:
// main.c
#include <stdio.h>
int main() {
// 将字符串数组放入 const char* 数组中
const char *poem[] = {
#include "poem.h"
};
int lines = sizeof(poem) / sizeof(poem[0]); // 计算诗的行数
for (int i = 0; i < lines; i++) {
printf("%s\n", poem[i]); // 打印每一行诗
}
return 0;
}
运行程序后,输出应该如下: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理解以上代码,需要对C语言的头文件的工作原理有所理解.
C语言的头文件是文件扩展名为.h的文件,它们通常包含函数原型、宏定义、类型定义和全局变量声明等内容。头文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声明而不是定义代码,让不同的源文件能够共享公共的接口,从而实现模块化编程。
头文件的内容
一个典型的头文件可能包含以下内容:
- 宏定义:用于定义常量或进行条件编译。
- 函数原型:声明函数的名称、返回类型和参数类型。
- 类型定义:通过typedef定义新的数据类型。
- 全局变量声明:声明在多个源文件中共享的全局变量。
- 结构体、枚举和联合体定义:定义复杂数据结构。
头文件保护符
在头文件中,通常会使用预处理指令#ifndef、#define和#endif来防止重复包含头文件。这种技术被称为“头文件保护符”或“包含防护”(include guard)。在上面的示例中:
#ifndef MYMATH_H
#define MYMATH_H
// 头文件内容
#endif // MYMATH_H
编译过程中的头文件
头文件的引入和处理是通过预处理器(preprocessor)来完成的。编译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:预处理、编译、汇编和链接。下面详细说明在.c文件中引入头文件以及在编译时的处理过程。
预处理阶段
预处理是编译的第一个阶段,主要由预处理器完成,预处理器会处理所有的预处理指令(以#开头的指令),包括#include、#define、#if等。预处理阶段生成的输出是一个扩展的源文件,所有的预处理指令都被处理过。
引入头文件
当在.c文件中使用#include引入头文件时,预处理器会将头文件的内容插入到#include指令所在的位置。
猜你喜欢
- 2024-09-12 c++ printf 到 std::cout(c++怎么用printf输出整数)
- 2024-09-12 C 语言未初始化的局部变量是多少?
- 2024-09-12 大话C语言:函数(c语言函数视频讲解)
- 2024-09-12 每日一题||C语言刷题(c语言刷题网)
- 2024-09-12 大话C语言:逗号运算符及运算法优先级
- 2024-09-12 C语言学习篇(14)-----sizeof运算符
- 2024-09-12 C语言 include的用法(c语言include的用法与搭配)
- 2024-09-12 C语言的位运算基本操作演示(c语言位运算的运算规则)
- 2024-09-12 编写一个C程序,输入a,b,c三个值,输出其中最大值
- 2024-09-12 C语言如何实现大数相加(c语言大数相加思路)
- 最近发表
- 标签列表
-
- cmd/c (57)
- c++中::是什么意思 (57)
- sqlset (59)
- ps可以打开pdf格式吗 (58)
- phprequire_once (61)
- localstorage.removeitem (74)
- routermode (59)
- vector线程安全吗 (70)
- & (66)
- java (73)
- org.redisson (64)
- log.warn (60)
- cannotinstantiatethetype (62)
- js数组插入 (83)
- resttemplateokhttp (59)
- gormwherein (64)
- linux删除一个文件夹 (65)
- mac安装java (72)
- reader.onload (61)
- outofmemoryerror是什么意思 (64)
- flask文件上传 (63)
- eacces (67)
- 查看mysql是否启动 (70)
- java是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 (58)
- 无效的列索引 (7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