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正文
之前校招面试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,git pull是哪两个指令的组合?
当时是一脸懵的说不知道啦。
那现在为什么又捡起来说呢?因为我搞懂了。
剧透一下,本文的主旨与 合并代码 有关:当时刚开始编程,全是一个人自嗨,完全没有合并代码这一场景。于是并没有深究,工作后合并代码是常有的事,不得不去了解一下了。
先说结果:git pull是两个指令的组合:git fetch和git merge。
从git fetch开始
FETCH_HEAD
讲git fetch之前,还需要先了解一个东西,就是.git文件夹下的一个文件,FETCH_HEAD。
可以通过 git log -p FETCH_HEAD 和 open .git/FETCH_HEAD 这两个指令去查看FETCH_HEAD(初始时没有这个文件,会报错,可以先用git fetch创建)。下面演示一下:
下图是没有该文件:
下图是有该文件:
git log -p FETCH_HEAD查看
open .get/FETCH_HEAD查看
大致内容就是,目前有两个分支master分支和test-*分支,以及这两个分支最新的commit ID(正常项目内,这个文件内容很多,但你不需要记住这个文件的内容,看懂这个简单例子就好)
这个文件是干啥的?
FETCH_HEAD文件记录了远程仓库中的分支名称、最新的commit id以及提交的作者等相关信息。
但它不是随着远程仓库实时变更的,是保存在我们本地,那就需要我们手动去更新。
当执行git fetch命令时,它会从远程仓库获取最新的提交信息,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在本地FETCH_HEAD中。
再说git merge
说到git merge,逃不开的必须提到git rebase,这俩是合并代码中的重要大将。
git merge
- 作用: 将两个分支的更改合并为一个新的合并提交。
- 使用场景:
- 当你想要将一个分支的更改 合并 到另一个分支时,特别是在多人协作的项目中。
- 当你想要保留完整的分支历史记录,以及合并的详细信息。
- 优点:
- 保留了完整的分支历史记录,可以清晰地看到合并的路径和详细信息。
- 合并提交是一个新的提交,不会改变原有提交的内容和历史。
- 缺点:
- 合并后的提交历史可能会变得复杂,包含大量的合并提交。
git rebase
- 作用: 将一个分支的更改基于另一个分支的最新提交进行重新应用。
- 使用场景:
- 当你想要将一个分支的更改 应用 到另一个分支上,同时保持一个线性的提交历史。
- 当你想要保持清晰、整洁的提交历史,避免过多的合并提交。
- 优点:
- 产生一个线性的提交历史,使得提交历史更加整洁和易于理解。
- 可以减少合并提交的数量,使得提交历史更加简洁。
- 缺点:
- 可能会改变原有提交的内容和历史。
总结一下
git merge 适用于多人协作的项目,保留完整的分支历史记录。
git rebase 适用于保持整洁的提交历史和线性的提交记录。
选择使用哪个命令取决于具体的项目需求和工作流程。
实际应用
铺垫了这么多后,接下来就是我实际想讲的,工作中时常用到的,如果你也有下面提到的小问题,这篇文章就有小小的大用。
git fetch和git merge以及相关扩展介绍完毕,讲下面的内容已经够用了。
有同学可能会有疑问,git pull都是两个指令的集合了,为什么要拆开讲,为什么需要学?难道拉代码时,还要先git fetch再git merge?那不是耽误事嘛~
是的,拉代码时不必拆开来如此麻烦,但是另一个场景更需要拆开来执行,就是合并代码。
开始合并
还是test-*分支和master分支,现在已经有另一个用户在master分支提交了一条新的commit,我们需要将master分支合并到test-*分支,如果我们现在直接去执行git merge,提示已经是最新的。
这肯定是错误的操作啦!大家都知道,合并代码前要拉取最新的代码,如果你不了解git fetch,你可能会先切换到master分支,再git pull,然后切回test-*分支,然后再git merge master,这里的步骤如下:
git checkout master
git pull
git checkout test-*
git merge master
这样没有不对,只是更繁琐而已(这就是上面指的小问题)。
讲FETCH_HEAD文件的目的,是为了告知在合并代码时,实际是根据FETCH_HEAD文件中记录的commit id去合并对应的版本,所以我们只需要更新FETCH_HEAD文件就行,那么我们的合并流程就可以简化成以下两步:
git fetch
git merge origin/master
这样减少了checkout的操作。
可以相较最开始演示的图里看一下,git fetch后,FETCH_HEAD中记录的master分支的commit id变了。
git fetch前
git fetch后
所以,我们合并时要拉最新的代码其实就是为了更新FETCH_HEAD。通过git fetch就可以在不切换分支的情况下去更新FETCH_HEAD。
一次因为git pull展开的学习,over ~
^?_?^
补充
有大佬提出『新版git pull第二个指令不一定是merge了,得看config怎么设置的』,这里做进步一解释^?_?^
在Git中,从版本1.7.10开始,可以配置git pull使用merge或rebase策略。
要配置git pull的默认策略,可以使用git config命令。
- 将git pull配置为使用rebase策略:
- git config --global pull.rebase true
- 将git pull配置为使用merge策略:
- git config --global pull.rebase false
是否配置,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:git config --global -l
使用--global选项将配置应用到全局范围,这意味着该配置将适用于所有的Git仓库。如果只想在特定仓库中使用特定策略,可以在该仓库的根目录下运行上述命令,而不使用--global选项。
还需注意,即使配置了默认策略,仍然可以在每次执行git pull时使用--rebase或--no-rebase选项来覆盖默认行为。
例如,即使将git pull配置为使用merge策略,仍然可以运行git pull --rebase来使用rebase策略进行拉取。反之亦然。
补充
有大佬提出的,合并代码那一步可以直接 git pull origin master ,不必fetch再merge。
作者:aomyh
链接:https://juejin.cn/post/7283691376649633828
猜你喜欢
- 2024-11-07 Git基本操作流程(git 基本操作)
- 2024-11-07 Git 应该用 fetch 还是 pull(git push和fetch)
- 2024-11-07 git 常用命令(git常用命令详解)
- 2024-11-07 git基本用法(git常用)
- 2024-11-07 Git fetch和git pull的区别(git fetch git pull)
- 2024-11-07 【干货】常用的Git命令有哪些?(git常用操作命令 简书)
- 2024-11-07 git常用命令(git常用命令提交)
- 2024-11-07 git 提交代码的简单指令(git提交代码步骤图解merge)
- 2024-11-07 工作流一目了然,看小姐姐用动图展示10大Git命令
- 2024-11-07 说说Git常用的命令有哪些?(git 常用)
- 最近发表
-
- 使用Knative部署基于Spring Native的微服务
- 阿里p7大佬首次分享Spring Cloud学习笔记,带你从0搭建微服务
- ElasticSearch进阶篇之搞定在SpringBoot项目中的实战应用
- 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实战:类目管理微服务开发
- SpringBoot+SpringCloud题目整理
- 《github精选系列》——SpringBoot 全家桶
- Springboot2.0学习2 超详细创建restful服务步骤
- SpringCloud系列:多模块聚合工程基本环境搭建「1」
- Spring Cloud Consul快速入门Demo
- Spring Cloud Contract快速入门Demo
- 标签列表
-
- cmd/c (57)
- c++中::是什么意思 (57)
- sqlset (59)
- ps可以打开pdf格式吗 (58)
- phprequire_once (61)
- localstorage.removeitem (74)
- routermode (59)
- vector线程安全吗 (70)
- & (66)
- java (73)
- org.redisson (64)
- log.warn (60)
- cannotinstantiatethetype (62)
- js数组插入 (83)
- resttemplateokhttp (59)
- gormwherein (64)
- linux删除一个文件夹 (65)
- mac安装java (72)
- reader.onload (61)
- outofmemoryerror是什么意思 (64)
- flask文件上传 (63)
- eacces (67)
- 查看mysql是否启动 (70)
- java是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 (58)
- 无效的列索引 (7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