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在嵌入式开发中,用static声明的变量,会有两方面的特征:
1、变量会被放在程序的全局存储区中,这样可以在下一次调用的时候,还可以保持原来的赋值。这一点是它与堆栈变量和堆变量的区别。
2、变量用static定义后会告知编译器,自己仅仅在变量的作用范围内可见。这一点是它与全局变量的区别。
static的应用场景
关键字static主要有以下两个应用场景:
1、若全局变量仅在单个C文件中访问,则可以将这个变量修改为静态全局变量,以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。
2、若全局变量仅由单个函数访问,则可以将这个变量改为该函数的静态局部变量,以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。
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,定义static变量的好处,除了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外,也保证了变量的密封性,而且不占用堆栈空间。不会出现因静态全局变量过大,而导致堆栈溢出的情况。
但是,定义static变量也会存在一个问题。
不可重入函数
我们在设计和使用访问动态全局变量、静态全局变量和静态局部变量的函数时,需要考虑重入问题。比如,
unsigned int sum_int( unsigned int base )
{
unsigned int index;
static unsigned int sum = 0; // 注意,是static类型的。
for (index = 1; index <= base; index++)
{
sum += index;
}
return sum;
}
这个函数就是不可重入的。所谓的函数是可重入的,也可以说是可预测的,即只要输入数据相同就应产生相同的输出。这个函数之所以是不可预测的,就是因为函数中使用了static变量,因为static变量的特征,这样的函数被称为:带“内部存储器”功能的的函数。因此如果我们需要一个可重入的函数,那么,我们一定要避免函数中使用static变量。
将上面的函数修改为可重入的函数很简单,只要将声明sum变量中的static关键字去掉,变量sum即变为一个auto 类型(auto是默认的,不用声明)的变量,函数即变为一个可重入的函数。
当然,有些时候,在函数中是必须要使用static变量的,比如当某函数的返回值为指针类型时,则必须是static的局部变量的地址作为返回值。若为auto类型,则返回为错误指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