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何芳,靳娜.校园环境理论对非正规教育有何借鉴意义[EB/OL].(2021-12-20)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P8t3fBeTUcVmaRdJa3O5A
全文共1770字,按照“互动模式-物理模式-结构模式”逻辑,探究校园环境理论应用于非正规教育“如何实现互动?如何提升内涵?如何优化结构?”
关键词:校园环境理论;非正规教育;借鉴
摘 要:校园环境理论对非正规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。首先基于人和环境的互动,开发并改造既有环境;其次是重视物理环境,增强环境便利性和人文性;最后是优化环境的结构与组织,创设动态性和静态性有利环境。
校园环境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。校园环境理论认为,经过精心设计的校园环境,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,促进学生和环境的良好互动,从而提高学生的就读满意度。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人—环境互动理论(Person-Environment Interaction Theory)、物理模式理论(Physical models)和结构组织模式理论(Structural organizational models)等,[1]对于非正规教育也有启发意义。
一、人-环境互动:开发并改造既有环境
“人—环境互动理论”认为,学生、大学和社会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、 动态变化的,不能彼此割裂。学生并不单纯是环境的“接受者”,他们也可以是环境的影响者和改造者。[2]环境对置身于其中的人们造成的影响,还会通过人们的自我感知和相互交流,在人群中传播开来。因此,高等教育应当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,促使生活于其中的人能保持愉快的心情,积极进行合作与交流,享受和谐的精神生活。[3]
对于非正规教育而言,虽然其“校园环境”存在数量上的劣势,所拥有的设施条件普遍弱于正规教育。但其环境的灵活性更强,也带来相应的教育优势。非正规教育的学习场所不太固定,就可能形成“多场所”优势;再加上学习时间的可协商性、学习内容的相对轻松性,都能让“环境”变得更加多元,可以丰富学习阅历、包容更多的基于实际需要的调适。在这个意义上,“非正规”环境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,提高“改造环境”的满意程度;主动利用和改造环境也能促进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,构建更加注重个人体验的学习氛围。
二、物理模式:增强环境便利性和人文性
“物理模式理论”认为,高校环境的物理特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置身其中的高校学生的行为。从大型的校园建筑到草坪保护等细节,无不彰显着高校设计者的思想情怀与高校发展理念,影响每一位置身其中的学生对高校的情感。[4]因此,高校应该建设更多富有人性化的“柔性建筑”,赋予学校建筑作为隐形教育因素的“物语”功能。使物理环境在提升每一位成员生活与学习的便利性和私密性的同时,兼具社会价值、人文价值,彰显大学的社会价值。
对于非正规教育而言,其校园环境建设也应努力挖掘内涵。虽然在硬件方面难以匹敌正规教育,但其“软实力”提升空间很大。借鉴商业领域的“环境打造”,非正规教育更容易创设个性化的场景,凸显环境的精神和文化内涵。比如当前兴起的付费共享自习室,被誉为“花钱买学习氛围”。在这种积极向上而舒适温馨的物理环境中,学习者更容易受到内心触动,更自觉地投入学习,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。
三、结构组织模式:辨析动态性和静态性
“结构组织模式理论”认为,校园环境具有目的性和组织性,会影响人们的情感态度和行为。大学环境呈现出动态性和静态性的统一,动态性的环境往往呈现出高复杂性和低集中性、低形式化、重视产品或服务的内在质量的特点,静态性的环境则往往与此相反。[5]比如静态的课堂看似效率高,但因为它重视教师的“一言堂”,重视形式化地快速推进,会扼杀具有强烈好奇心、善于质疑和思考的学生。
对于非正规教育而言,营造静态性环境不是主要目标,创设动态性环境才是重中之重。其环境建设更重视“发展性”而不是“习得性”,也就是降低“知识授受”的目标权重,更加重视创新与变革,更加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。这样才能基于结构的灵活调整和适切的组织安排,彰显育人环境的动态性特征,达成更多的非学术性目标。
总之,非正规教育中的学习主体,除了受自身因素的影响,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。在“环境育人”的意义上,非正规教育中的硬件条件和软件资源,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。无论是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,都需要关注环境的创设与改善。两种类型的教育各有所长,在环境建设中需要扬长避短,非正规教育尤其需要增强环境的互动性、人文性和组织性,以凸显“非正规”特点,提高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成效。
[1][2][4][5]马超.20世纪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[D].南京师范大学,2007:45-56.49.54.55.
[3]王坤庆.精神与教育[M]. 上海:上海教育出版社,2002:16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