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每节,先运行以下这几行程序。
library(ggplot2)
library(ggpubr)
library(ggtext) #用于个性化图表
library(dplyr) #用于数据处理
p_base <- ggplot(data = mtcars, aes(x = wt, y = mpg)) + geom_point()
在ggplot2中,可以使用annotate(),geom_text()和geom_label()函数来添加文本注释。WalterWang建议使用annotate()函数。因为它不仅可以添加文本,还可以添加其他类型的注释(例如矩形、圆形等)。annotate()函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不依赖于数据框中的变量,可以在任意位置添加注释。以下是如何在ggplot2中使用annotate()函数添加文本注释的详细说明。
基本用法
annotate()函数的基本语法如下: annotate(geom, x, y, label, …)
- geom: 指定要添加的注释类型,例如”text”或”label”。
- x: 指定注释的x坐标。
- y: 指定注释的y坐标。
- label: 指定要显示的文本。
其中可以通过将geom参数设置为”label”来添加带边框的文本标签。也可以通过设置更多的参数来自定义文本注释的外观,例如字体大小、颜色、角度等。下面是示例。
p1 <- p_base + annotate(geom ="text", x = 2, y = 10, label = "Test", fontface = "italic", angle = 45, colour = "red", size = 5)
p2 <- p_base + annotate(geom ="label", x = 3, y = 20, angle = -15, label = expression(paste("Annotate test f(x)=", x^3,", ", y == beta[0] + beta[1]*x + epsilon[i] )))
ggarrange(p1, p2, ncol = 2, nrow = 1, widths = c(1, 1, 1), heights = 1)
WalterWang另外要提醒的是,如果坐标轴是连续的,可以使用特殊值 Inf 和 -Inf 将文本注释放置在绘图区域的边缘,如下图所示。还需要使用 hjust 和 vjust 来调整文本相对于角落的位置。 如果保持默认值,文本将会居中在边缘上。可能需要对这些值进行一些调整,以便将文本定位到你满意的位置:
p1 <- p_base + annotate("text", x = -Inf, y = Inf, label = "Upper left", hjust = -.1, vjust = 1)
p2 <- p_base + annotate("text", x = mean(range(mtcars$wt)), y = -Inf, vjust = -0.4, label = "Bottom middle")
ggarrange(p1, p2, ncol = 2, nrow = 1, widths = c(1, 1), heights = 1)
与geom_text()的区别
当想要添加单个文本对象时,请小心不要使用 geom_text()。虽然 annotate(geom = “text”) 会在图中添加一个单独的文本对象,但 geom_text() 会根据数据创建许多文本对象。如果仔细看下面示例的图形,就会看出使用 geom_text(),文本将在同一位置严重叠加,每个数据点都会有一个副本。
p1 <- p_base + annotate(geom = "text", x = 3, y = 30, label = "Test") +geom_jitter(position=position_jitter(0.2))
p2 <- p_base + geom_text(x = 3, y = 30, label = "Test")
ggarrange(p1, p2, ncol = 2, nrow = 1, widths = c(1, 1), heights = 1)